天津,这座海河之滨的城市,自开埠以来便以开放包容、幽默豁达的气质闻名。冯骥才先生曾在《天津的气质》中写道:“天津人的眼界开阔,不封闭,不排外,喜欢新奇,热情爽直,乐观敞亮,容纳四方,当然也自尊和自信。”这种气质,不是浮于表面的热闹,而是深植于市井烟火中的坚韧与豁达,是“九河下梢”孕育出的独特津派文化。如今,这份气质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融入城市的千行百业,在奔跑中焕发新生——天津马拉松,便是这气质最鲜活的注脚。
2025年的天津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场城市精神的集中展演。它用“天马”之名,承载着天津人骨子里的“哏儿”劲儿,也承载着这座城市对未来的热望与担当。从“重塑热爱”的环保理念,到“智慧天马”的科技赋能,从“以人为本”的城市运营,到“文体旅融合”的形象推广,天马精神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化作一个个可触可感的细节,融入赛道、融入服务、融入城市的呼吸之中。

一、津派文化的当代表达:从“哏儿”到“燃”
天津的气质,是茶馆里一段相声的包袱,是煎饼摊前一句“姐姐,多刷点酱”的亲昵,是邻里间“吃了嘛您呐”的寒暄。它不张扬,却自有分寸;不迎合,却极具亲和力。天马精神,正是对这种气质的当代转译。
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天津人把“哏儿”变成了“燃”。他们不穿奇装异服,却用一句句地道的天津话为跑者加油;他们不刻意煽情,却在碳水市集里端出一碗热腾腾的锅巴菜,让外地选手吃出“家”的味道。这种“燃”,不是喧嚣的狂欢,而是一种稳稳的、带着温度的力量——就像天津人说的:“咱不整那虚的,咱就实打实地对你好。”

二、绿色天马:环保不是口号,是生活
天津人讲究“实惠”,也讲究“讲究”。今年的天马,把“重塑热爱”落在了实处。号召选⼿用旧衣替代一次性雨衣、水杯替代塑料瓶装水,参赛包物资都以“碳⽔造型+可溯源再⽣瓶”制成,再生瓶制成的完赛毛巾……这些看似“细碎”的举动,正是津派文化中“不浪费、不折腾”的智慧体现。
环保体验官的招募,不是“摆拍式”的公益,而是天津人骨子里的“较真”——“咱既然办了,就得办到位”。有一位参与活动的跑者说:“我媳妇把我十年前的马拉松T恤翻出来,说这回咱不丢人了,穿这个去,环保还怀旧。”一句话,把绿色理念讲成了天津人的“家常理短”,却让人听得心里一热。

三、智慧天马:科技不是高冷,是贴心
天津人不怕新玩意儿,就怕“不接地气”。今年的“智慧天马”,用一句“一键导航”解决了外地选手“找不到起点”的尴尬,用“寻迹功能”让家属不再“人海茫茫找闺女”,用数字藏品让完赛记忆“永不下线”。
一位从外地来的跑者说:“我跑过十几个马,第一次有机器人给我拍照,还有道路提醒指引,这感觉,就像天津大爷在马路口给你指路——热心、到位、不端着。”科技,在天马这里,不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姐姐,您慢点跑,别崴脚”的叮嘱,是“大爷,您喝口水,别上火”的关怀。

四、城市温度:赛事不是打扰,是节日
天津人最怕“添麻烦”。为了这场马拉松,组委会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踩点”——哪个小区早上要送娃,哪个医院有急救通道,哪条巷子有老人要出门买菜……一条条“柔性管控”方案,像绣花一样织进城市肌理。
一位阿姨说原本还担心早上没法去晨练,结果志愿者介绍了天津交警《2025天津马拉松分时分段管控图示,这样绕行》,清清楚楚把出门前的时间和路线确定好了,一点都不麻烦。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这场马拉松不是“他们跑”,而是“咱们一起热闹”。

五、文体旅融合:赛事不是终点,是邀约
天马最“哏儿”的地方,在于它不把终点当终点,反而把起点当“起点”——邀请你来天津,不只是跑42公里,更是逛一座城。号码布能当门票,碳水市集能吃到罾蹦鲤鱼,海河边还有“桥见海河”的音乐会,跑完还能去听段相声,顺便带点麻花回家。
很多来天津跑马拉松的跑者,本来是来天津跑马的,结果带回去两斤麻花、一张相声票、一张海河夜景的照片,还有一身锅巴菜的味儿。天津这城市,太会“留人”了。

六、天马精神:不是飞得快,是飞得稳、飞得暖
冯骥才先生说,“天津自始就富于一种豁达开放的精神”。天马精神,正是这份“豁达开放”的当代写照——它不追求“最快”,而追求“最稳”;不追求“最炫”,而追求“最暖”。它用一场马拉松,把天津人的幽默、务实、热情、讲究,跑成了一条42.195公里的城市长廊。
在这条长廊上,有老天津卫的烟火气,有五大道洋楼的沉静,有海河两岸的灯火,也有跑者脚下的每一步坚持。它让津派文化不再只是“非遗”橱窗里的展品,而是成为可以奔跑、可以触摸、可以带走的“天津记忆”。

结语:让气质奔跑,让精神生根
天马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选择——选择在细节中见真章,在服务中见人心,在环保中见未来。它让天津气质不再只是“哏儿”,而是“哏儿”背后的担当;不再只是“豁达”,而是“豁达”之中的创新。
当最后一辆环保回收车驶过赛道,当最后一位跑者在海河边拍下完赛合影,天马精神并未结束。它已化作天津这座城市的一部分,融入公交司机的一个微笑、志愿者的一句提醒、摊主的一声“姐姐,趁热吃啊”。

天津,这座“哏儿”到极致也“暖”到极致的城市,正用一场马拉松告诉世界:我们不是跑得最快,但我们跑得最“天津”。
这,就是天马精神。这,就是天津气质。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