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宣传 > 四海声评

四海声评|传承春分文化 点亮文明之光

“网事津评”微信公众号   |  2025-03-21 09:59:19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当春日的暖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平分春色的春分翩然而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的重要节点,春分不仅标志着季节的转换,更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探寻民族精神根脉的一扇窗口。

春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从古老的农耕文明走来,它最初是指导农事活动的关键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此时,严寒已逝,气温回升,雨量渐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机。

在古代,春分还是重要的祭祀节日。帝王会率领群臣举行祭日仪式,《礼记》有言:“祭日于坛。”祭日之礼,表达着古人对太阳的敬畏与感恩,祈求阳光普照,五谷丰登。民间也有春分祭祖的习俗,人们带着对先人的缅怀与敬意,祭扫祖坟,这种慎终追远的传统,让家族的情感纽带得以延续,也让中华文化的根系愈发深厚。

春分的习俗丰富多样,每一项都独具魅力。“春分到,蛋儿俏”,春分竖蛋是一项古老而有趣的习俗。据说在这一天,鸡蛋更容易竖立起来,人们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感受春天的气息,寓意新的一年生活顺遂、好运连连。小小的鸡蛋,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平衡的朴素认知。

饮食习俗同样别具特色。在岭南地区,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采回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碗春汤,饱含着人们对健康与平安的祈愿。而在北方,春饼则是春分的时令美食,薄薄的饼皮卷入新鲜的蔬菜,咬上一口,满是春天的味道,寓意着“咬春”,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现代社会,弘扬春分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传承方式。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春分文化融入教育体系,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让孩子们了解春分的知识、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一方面,借助现代科技与媒体的力量,让春分文化走进大众视野。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春分的习俗、农事活动,讲述春分的历史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春分文化。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春分,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这个美好的节气里,让我们共同走进春分,感受它的魅力,传承它的精神,让这份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们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桥梁。(作者:天津市武清区杨村街道富民里社区 杨晓萌)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