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天开东丽园作为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规划布局中的关键一环,在东丽临空经济区正式启航。作为天津市政府首个明确产业发展细分赛道的天开园园区,从首批入驻企业踌躇满志的期待,到如今科技型企业集聚、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产业初具规模,这座年轻的园区以“东丽速度”书写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天开东丽园景象(央广网发 天开东丽园供图)
截至2025年10月,天开东丽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周年答卷”:科技型企业突破200家,引进近50家优质实体企业及专业机构入驻园区;通过一年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园区内企业目前涉及领域涵盖低空新材料、零部件制造以及飞行器制造等制造业企业,和空域规划管理、飞行服务、检验检测、低空数据等服务业企业,基本贯穿产业链全链条;成功设立5亿元规模的天开东丽引导基金,联合海河恒盛基金等投资北京国科环宇项目并落地,成为天开东丽园首笔股权投资成功案例。
以“天开园”品牌与政策为牵引,天开东丽园通过“筑巢引凤”与“固巢养凤”双轮驱动,仅用2个月时间完成展厅设计施工和载体装修。2024年9月底,首批2.68万平方米载体具备迎接企业入驻的各项条件,实现存量载体的高效激活与产业价值的全面提升。依托天开园2.0政策包,园区通过一年时间初步形成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并通过两次集中签约,推动园区从“单点招商”迈向“产业链构建”。

天开东丽园入驻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天开东丽园供图)
依托中国民航大学的科教与人才优势,天开东丽园构建起“实验室-生产线-市场化”的全链条闭环,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精准对接,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92项,转化金额7100万元,实现产值近4亿元,逐步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发展格局。
优质的沃土,自然培育出喜人的成果:2025年5月12日,国内首款宽温域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在天开东丽园发布,该款“东丽制造”低空飞行器目前已覆盖应急、警用、测绘等领域。
从“科创苗圃”到“产业良田”,天开东丽园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初步蜕变。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天开东丽园将继续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两大赛道,推动园区从物理载体向产业生态跃升。天开东丽园——一座“离天空最近”的科创高地,正加速启航。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