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天津市“十项行动”见行见效主题系列——“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旭,以及市教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就本市科技、教育、人才发展的热点问题,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国家和各省市都出台了系列激励政策,也做了大量工作,但高校成果“转化难”、企业“获取难”的两难困境依然存在。请问天津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有什么新的招法?
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科技工作者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动方案将教育的“根”和科技的“本”做了有机融合、统筹部署,着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加速发展。高校是科技成果供给的重要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在这方面,我们面临新的挑战:一是校企之间存在信息不通问题。企业有需求去找科研成果,不清楚高校优势所在,不知道教师手里有什么成果,或者认为高校成果不实用、不可行。高校老师不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都认为自己的成果好,或者不知道转化路径;二是科研成果交棒存在卡壳环节。天津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教师没有精力、能力和财力搞成果转化,企业顾忌风险不愿意搞技术及商业化验证,导致一部分科研成果走不出实验室、走不到生产线。基于上述问题,行动方案以建立校企握手通道、构建实验室、中试平台体系为抓手,打造协同高效的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打通科技研发“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动高校更多科研成果在津落地转化。
一是政府托一把。政府部门主动作为,推动校企握手。建立市、部门、高校三个层面协调推进机制,即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高层定期会商机制,市科技局牵头的市校联合办公机制,市教委牵头的市属高校校地校企对接机制,细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着力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比如,发布服务产业急需领域科技资源清单、可转化科技成果清单(已在天津科技成果网上发布了485项成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企业技术需求清单、意向承接企业清单,让高校和企业互相了解、精准对接。又比如,市教委正在组织若干场高校科研成果路演,企业踊跃参加、争先恐后。同时,我们将组织高校“揭榜挂帅”,解决企业提出的科研问题;市领导牵头组织保障重大经济价值项目,为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筑桥开路。
二是市场顶上来。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高、周期长、难度大、熟化慢、成本高等问题,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引育并举打造一批小试、中试、概念验证平台,开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科技咨询、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服务,特别是要加强与中关村硬创空间集团、北京大学信息研究院等科技服务公司的合作,用好其在津的中试和检测认证实验室,增补基础研究成果和产业技术产品之间的“空间带”,助推更多科创成果走出实验室,在天开园等载体中落地、成长。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培育200家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引进20家知名科技服务机构,理工农医类高校应设尽设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培养技术经纪专业硕士研究生,引育2000名技术经理人,用专业化力量、专业化手段为科研成果找到下家,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
三是高校沉下去。举办“五大道校企协同高端论坛”,支持高校每年组织50场校企对接会、走进1000家以上企业,推行高校、企业、政府招商部门干部双向挂职,引导高校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中提出真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专项考核高校核心技术攻关、成果在津转化成效,提高教师服务天津产业发展考核比重,完善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评价和股权激励等机制,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等创新举措,鼓励科研人员主动与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实现高校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和实际贡献的转变。
记者: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请问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中,将如何推动教育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对接,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基础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贯彻落实行动方案,市教委将从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两个供给侧发力,力争做到三个提高,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
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接我市重点产业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建设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举办现代产业学院、软件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组建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机制和模式,将产业链、创新链的技术创新、科学前沿和社会需求及时引入课程内容,让学生真正走进生产一线、科研一线,开展真实情境下的学习实训或创新实践,加快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是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整合重组高校实验室体系,推进高校牵头的3个海河实验室建设,组建一批前沿学科中心,力争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天津力量。开展有组织科研,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和储能技术等战略必争领域,设立重大专项,联合龙头企业组建跨院校、跨学科的科研团队,力争取得一批迭代性、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成果,培育带动新兴产业集群。同时,也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攻关,让更多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主战场成长起来,涌现出来,有效加强高校人才梯队建设。
三是提高服务产业质效。梳理形成服务产业急需领域科技资源清单,亮出高校专长优势,校企协同攻关,同题共答,攻克“卡脖子”技术。动态梳理形成可转化科技成果清单,举办“五大道校企协同高端论坛”,不定期开展校企对接活动,培养引进技术经理人,推动更多高校成果在津转化。目前,首批485项高校可转化科技成果已经发布,涉及信创、高端设备、绿色石化、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制定市属高校专项考核方案,完善高校和教师评价标准,深化科研评价改革,提高服务天开园和产业创新的考核比重,引导教师研究真问题,致力于解决产业一线的实际问题。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摆在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突出位置,请问天津将如何改革和完善人才评价制度,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激发人才活力?
市人社局副局长郑巴音:市人社局将按照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部署要求,从人才评价入手,探索更加开放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高质量发展集聚优秀人才。
一是拓展人才评价主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将人才评价的权限放给市场、交给人才。在实施“海河英才”卡制度过程中,对于领军人才,可无需申报直接发卡;对于其团队的核心成员,经领军人才自主举荐后,不再进行评审,直接认定为高端紧缺人才。最近,我们采取领军人才举荐+高端人才直接发放相结合的方式,为天津大学从海外引进的人才团队办理了“海河英才”卡,人才自豪感、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是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在推进各类人才评价工作时,坚决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四唯”倾向,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突出破解关键难题、突破技术壁垒、高水平设计方案、高质量专利等标志性成果评价,进一步解除人才申报参评职称的条条框框束缚,切实为人才“减负”“松绑”。
三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结合落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实施京津冀三地专业技术人员联考、联训,进一步深化职业资格互认。近期,市人社局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举办了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首次实行津冀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为推动京津冀人才资质共评、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创造了条件。
四是优化人才评价服务。围绕天开高教科创园、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链和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需求,建立更加便捷的人才评价服务体系,优化“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高端紧缺人才根据业绩情况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支持企业夯实人才队伍,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请介绍一下天津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和下一步规划。
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朱玉兵: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专门安排基础研究专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对基础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天津有条件搞基础研究,更有需求搞应用基础研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科技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天津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源头创新的基石作用,建立依托“科学基金制”为核心的资助模式,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并催生一批原创性成果。
一是“自主立项”管理模式入选国家科技改革典型案例,成功探索天津应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十三五”期间市财政科技投入累计3.8亿元,资助市级基金项目2652项,获中央科技经费支持31.58亿元,国家科研项目5584项。二是实施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支持培养市杰出青年150人,助推天津市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国家队”,截至目前,我市入选国家“杰青”160人、国家“优青”165 人。三是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目前我市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数量达到15家。建设6个海河实验室,37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已获批,基本形成布局全面的实验室体系。四是催生一批原创性成果。在DNA信息存储算法、造血干细胞发育规律、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周其林院士团队科研成果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从头全合成,打造全球第一条吨级规模二氧化碳原料合成淀粉的工业车间制造示范线等一批产业化重大平台。
他说:“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对标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编制《天津市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统筹部署需求导向和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二是高标准构建实验室体系。高水平推进6家海河实验室建设,整合力量资源谋划争取国家实验室或基地,力争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数量实现突破,提质优化市级重点实验室,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施有组织科研,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发挥实验室对制造业立市的支撑作用。三是加强合作共享。完善京津冀三地跨区域基础研究合作长效机制,采用统一组织、统一申请、统一评审、统一立项、统一管理的协同创新模式,针对三地共同关注的问题,组织实施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实现支持总金额和项目数量“双翻倍”,年度经费增至2400万元、项目40个,鼓励项目成果在津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