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推动“海河净网2024”相关工作落实落细,近日,市委网信办分赴16区开展“海河净网·亲清护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宣讲会,桂发祥、海鸥表业、长城汽车(天津)、爱玛电动车、天士力、渣打环球等470余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加。
宣讲会上,市委网信办综治处、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相关负责人向与会企业介绍了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的整治重点、举报方式和典型案例,让企业清晰了解遭受网上虚假不实信息侵扰、恶意诋毁诽谤和以负面舆情要挟勒索等问题时“找谁”“怎么办”,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广大企业对专项行动的知晓率。
下一步,市委网信办将聚焦线索发现,会同各区持续畅通举报渠道、优化受理处置流程,积极对接企业诉求、主动热情服务,协助被侵权企业依法依规做好举证维权。对破坏营商网络环境、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为企业“打气”“撑腰”,营造优质营商网络环境,助力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海河净网·亲清护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整治重点
一、深度清理恶意唱衰我市企业发展有害信息
一是清理曲解误读政策,挑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错误言论。借有关话题蹭热点、带节奏,恶意散布所谓“民营企业离场论”“国进民退”等论调,渲染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对立。
二是清理扰乱市场预期,妄断行业发展走势的不当解读。采用“标题党”等歪曲新闻原意、断章取义企业家过往言论和片面解读企业财务报表等方式,误导公众降低对有关产业的市场信心。
三是清理抹黑重点企业,诋毁“津”字招牌信誉度、美誉度的关联炒作。打着探访、曝光、内部揭秘等旗号,对津门“新品牌”“老字号”企业的产品服务、运营管理进行恶意抹黑、诋毁攻击,或散布地域歧视等信息。
二、全面整治发布涉企业、企业家虚假不实信息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整治假冒仿冒等侵权问题。假冒仿冒他人企业名称、注册商标、品牌等开设网站、注册账号、上架APP和小程序等。假借企业、企业家名义从事违法违规活动,违规使用企业家姓名肖像,通过混淆主体身份发布仿冒信息等。
二是整治发布企业虚假谣言顽疾。通过制造误导性信息、炮制谣言性信息,或主观臆断、恶意关联、蓄意炒作等方式,编造企业财务状况、贬损企业经营业绩,干扰企业正常运营、影响拟上市企业上市进程等。
三是整治泄露商业秘密、侵犯企业家隐私乱象。以不当手段获取发布企业商业秘密,虚构企业家私生活话题,炒作企业家个人隐私,泄露企业家生物识别、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三、坚决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获利违法违规活动
一是打击以负面舆情非法勒索谋利。恶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或组织“网络水军”跨平台、多账号密集发布恶意攻击企业、企业家信息,以删帖、消除影响为名索要财物、要求投放广告和开展商业合作等,谋取非法利益。
二是打击以资源优势不当竞争得利。利用技术、流量、影响力等,设置攻击企业、企业家联想词、相关搜索和热门推荐,蹭炒涉企热点事件进行恶意营销,或编造、传播不实信息抹黑竞争对手等行为。
三是打击以巧立名目组织活动获利。在没有法律法规要求和文件依据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强制企业参加评比、达标、表彰、培训、考核、考试等活动,借机变相向企业收取费用或要求企业让渡明显违背公平交易原则的利益。
天津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受理方式:
1.举报网站: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qinglangtianjin.com;www.津小卫.com);点击我要举报——专项举报入口——涉“海河净网·亲清护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2.微信公众号:搜索“天津举报中心”,点击我要举报——一键举报——专项举报入口——涉“海河净网·亲清护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