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媒体评论:重奖好人 弘扬社会正气

央视新闻、文明天津、今晚报   |  2023-03-22 10:49:01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四川资阳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钟一瑁在放学途中捡到一袋价值16万元的黄金首饰,原地等待不见失主后,他打电话告知了母亲。随后,孩子的母亲报了警,于事发当晚将失物一件不少地还给了失主。

最新消息显示,为表扬钟一瑁同学的优秀品德,资阳市委宣传部、资阳市文明办协调爱心企业等,为其送上多份“大礼包”。其中包含“学雷锋”新时代好少年证书、到高中毕业每年6000元的捐资助学金,以及周末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接受画画、音乐等课外辅导。

“好人应该有好报”,这在当前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如果真的对“好人”给予物质上的重奖时,有一些人对此却很不理解,认为如果在物质和金钱方面去奖励那些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人,性质就完全变了,也是对道德的一种侮辱,无疑会对头顶“好人”光环的他们抹黑。

在《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中记载了两件事,一是“子贡赎人”,子贡用钱赎回在别国做奴隶的鲁国同胞,按法律规定,他可以从鲁国国库里报销赎金,但他却不屑去领取;二是“子路拯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子路受牛”,说的是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人家送了头牛来感谢他,他毫不犹豫地收了下来。在一般人看来,子贡赎回奴隶不图回报无疑是“高尚”的,而子路救了人之后去接受一头牛的做法是错的。然而他们的老师孔子却认为,子路在救了人收取回报,能够让大家以后都去效仿这种做法,而子贡的做法不值得推广,无疑提高了道德门槛,鲁国以后没有再敢去赎人的了。

让好人不心寒,是我们社会的底线。而在给予好人精神鼓励的同时给予他们物质上的重奖,就是让这份善举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敬重,从而让社会正义、善良之声更响亮、更有力。这样,就能鼓励大家越来越多地去做好事、去成为好人,从而使这个社会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叶中)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