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和合共生
|
“津”今有味:津派文化的多元魅力
|
介就是天津
|
天工开物
|
“链”上天津
|
“津”非昔比
|
百面绘天津
|
鲁班工坊环游记
|
见行见效 津彩绽放
|
2025夏季达沃斯前瞻
|
节气里的大美天津
|
四海声评
|
天津网络法治时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聚焦2025全国两会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天津网信系统实施“六项重点工程”
|
2025天津两会
|
2025上合组织峰会
|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天开高教科创园
|
网信普法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天津正生机勃勃地等待四方宾朋到来。
樘院,是一座坐落在众多老式花园建筑中的中式传统建筑。沉寂多年后,这里再次焕发生机,在保留原有老建筑风貌的同时,还打造了集餐饮娱乐、艺术展览等业态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同样做好准备的,还有工业遗存的“老面孔”,作为重要工业城市的天津,闲置多年的旧厂房,正化身城市“新名片”。修旧如旧成为艺术客厅,引入文创空间等新业态,在这里可以看展览、买好物、逛市集。
目前,天津累计推进城市更新项目41个。焕新升级的城市,处处充满惊喜。
感受天津文化,城市舞台也无处不在。漫步在有着“戏剧大码头”之称的天津,街角巷陌、广场公园,人们随时可能会邂逅一场戏剧,经典话剧《日出》在故事发生地惠中饭店再次演绎。天津这座城市已然成为“沉浸大舞台”。
文物迎来送往,精品展览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今年10月,包括甲骨、瓷器、玉器等多种文物在内的60余件天津博物馆馆藏珍宝,将一起“出差”到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展出。
天津博物馆策展人 乔岳:每一件文物的选择,都经过了反复斟酌。比如甲骨上的古老文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早期记忆。展览中的瓷器、玉器、竹雕、丝绣等,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追求。
此前,天津博物馆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博物馆联合推出了“黄金武士与富饶草原——哈萨克斯坦历史文物展”。展出包含哈国博镇馆之宝“黄金武士”在内的精品文物近200件套,其中多半是首次走出哈萨克斯坦来到中国展出。
“文博出海”也推动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未来,上合国家馆际间将进一步深化人文交流,加强文物交流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