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今有味:津派文化的多元魅力
|
介就是天津
|
天工开物
|
“链”上天津
|
“津”非昔比
|
百面绘天津
|
鲁班工坊环游记
|
见行见效 津彩绽放
|
2025夏季达沃斯前瞻
|
节气里的大美天津
|
四海声评
|
天津网络法治时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聚焦2025全国两会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天津网信系统实施“六项重点工程”
|
2025天津两会
|
2025上合组织峰会
|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天开高教科创园
|
网信普法
中央网信办近日发布《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调查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据《报告》显示,我国六成以上公民具备初级及以上数字素养与技能,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相符。
据了解,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指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
《报告》从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的总体情况、地区情况、群体情况等进行分析,旨在为社会各界深化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根据受访者在数字生活、工作、学习等场景中展现出来的数字化认知理解、应用操作、思维观念等能力,对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层。《报告》显示,
我国成年人中,60.61%具备初级及以上数字素养与技能;
我国未成年人中,64.69%具备初级及以上数字素养与技能。
报告认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关键因素,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随受教育程度提高而提升。此外,我国劳动者适应数字时代职业发展需要的能力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