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和合共生
|
“津”今有味:津派文化的多元魅力
|
介就是天津
|
天工开物
|
“链”上天津
|
“津”非昔比
|
百面绘天津
|
鲁班工坊环游记
|
见行见效 津彩绽放
|
2025夏季达沃斯前瞻
|
节气里的大美天津
|
E起唱响我的歌
|
四海声评
|
天津网络法治时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聚焦2025全国两会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天津网信系统实施“六项重点工程”
|
2025天津两会
|
2025上合组织峰会
|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天开高教科创园
|
网信普法
从日前举行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获悉,随着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国家网安基地(武汉)算力中心、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七城算力中心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其所连接的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突破30家,联合体成员数量突破200家。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在接入仪式上表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构建重心已经由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转为建用并重、以用促建。
“最近40年,我国超算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曹振南介绍,建设超算互联网,一是要连算力,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超算、智算以及其他算力中心连接起来;二是要建平台,建立一体化算力服务和调度平台,让算力更好用、更易用;三是要聚生态,算力网络不仅要把机器连起来,还要把人、生态连起来,这也是超算互联网的建设目标。
数据显示,超算互联网平台已服务各类用户64.8万。平台连接了全国30个超算中心、智算中心,提供基于CPU、GPU的基础算力服务、应用软件、开源大模型等7类服务。目前,平台重点推动的7个关键标准中,5个已正式发布,2个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算力资源占据平台全部算力资源的95%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5月印发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6年,我国将建立较为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逐步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作为这一目标的重要实践场,正在加速构建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体系化创新布局。”曹振南说。(科技日报记者: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