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天津市深入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已经中共天津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天津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年11月14日
天津市深入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快促进互联网演进升级,2018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实施方案》。三年来,天津市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坚持发展与安全并举,注重实效、惠及民生,市场驱动的良性发展环境日臻完善,推动IPv6规模部署取得显著进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网络强市、数字天津的关键时期,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处于从能用向好用转变、从数量到质量转变、从外部推动向内生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央网信委《深入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紧扣我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以全面推进IPv6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主线,以提升应用广度深度为主攻方向,着力建设开放创新的技术体系、性能先进的设施体系、全面覆盖的应用体系、生态良好的产业体系、系统完备的标准体系、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加快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从能用向好用转变、从数量到质量转变、从外部推动向内生驱动转变,全面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统筹推进。立足市情,系统谋划、科学规划,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IPv6融合创新应用。
——创新驱动、扩大应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打造应用场景为目标,推进IPv6应用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大幅提升IPv6应用广度和深度。
——问题导向、分类施策。聚焦解决支持率不高、应用程度不深等问题,加强分类指导、示范引领、验证测试、监测通报和整改落实,精准协同发力,全面提升发展水平。
——着眼长远、保障安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系统推进IPv6技术、产业、网络、终端、应用、安全建设,实现协调并进。
(三)工作目标
到2023年末,基本建成先进自主的IPv6技术、产业、设施、应用和安全体系,形成市场驱动、协同互促的良性发展格局。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50%,城域网IPv6流量占比达到15%。市、区两级以上政府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支持率显著提升。IPv6单栈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新增网络地址不再使用私有IPv4地址。
到2025年末,全面建成领先的IPv6技术、产业、设施、应用和安全体系。网络、平台、应用、终端及各行业全面支持IPv6,新增网站及应用、网络及应用基础设施规模部署IPv6单栈,形成创新引领、高效协同的自驱性发展态势。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70%,城域网IPv6流量占比达到20%。市、区两级以上政府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全面支持IPv6。
之后再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向IPv6单栈的演进过渡,IPv6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全面深度融合应用。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网络承载能力
1.提升网络性能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接入网IPv6改造,优化IPv6网络,提高接入设备IPv6支持能力,确保IPv6网络关键性能指标和服务指标与IPv4网络相同。开展移动物联网核心网改造,具备为移动物联网终端分配固定IPv6地址的能力。推进IPv6城域网、5G网络等同步规划建设和实施。持续改进IPv6网络服务质量及运维保障,提升IPv6网络运营及服务能力。
2.积极推进物联网、5G等领域IPv6单栈应用方案试点部署,逐步推动网络承载、控制和管理层面的IPv6单栈部署。
3.推进广电网络接入国家级骨干节点及互联网交换中心。推动集成播控平台、传输网络、终端全流程支持IPv6,提高宽带接入网络IPv6服务能力。加快互联网电视与交互式网络电视集成平台的IPv6改造,建设新一代支持IPv6的业务服务平台。
(二)优化应用服务性能
4.强化应用基础设施业务承载能力。推动应用基础设施运营企业持续深化应用基础设施IPv6改造,深入推进全市主要内容分发网络(CDN)、数据中心、云服务平台、域名解析系统IPv6改造,新上线云产品和新建节点全部支持IPv6。全面推进市政务云平台IPv6升级改造,云上业务系统全部支持IPv6网络访问。推动IPv6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支持IPv6。
(三)提升终端支持能力
5.加快推进家庭网络终端IPv6地址分配。新增入网的无线路由器、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等家庭终端设备全面支持IPv6,默认开启IPv6功能。完成存量设备升级替换,提升IPv6地址获得比例。推出家庭网络宽带IPv6优惠套餐,引导用户加速IPv6升级改造。完善智慧家庭IPv6产业生态,引导企业推出更多支持IPv6协议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开展智慧家庭典型业务场景IPv6试点示范。
6.强化物联网终端IPv6部署应用。推动新增智慧家庭网关、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各类智能报警器等产品全部支持并分配IPv6地址。推动智慧城市、智慧安防等公共物联网终端同步支持IPv6,默认开启IPv6功能。推进应急管理指挥信息网IPv6升级改造。开展综合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IPv6技术验证及试点应用。
(四)拓展行业融合应用
7.深化市属国有企业IPv6改造。加快推进国资系统IPv6规模部署实施工作,推进市管集团、所属二级及以下重点企业专用网络、数据中心、门户网站、公众在线服务窗口、移动互联网应用、生产管理业务系统等全面支持IPv6。
8.推动金融行业系统IPv6演进升级。推动证券基金期货法人机构全面完成门户网站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互联网应用系统IPv6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广域网、分支机构网络、数据中心的IPv6改造。推动金融安全防护体系全面支持IPv6,稳步推进金融行业信息化体系向下一代网络的平滑演进升级。
9.拓展工业互联网IPv6应用。推进典型行业、重点企业拓展工业互联网IPv6应用。开展标识解析体系培训,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支持IPv6。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快平台软硬件IPv6升级改造,并优先支持IPv6访问。
10.推动农业农村系统信息化IPv6部署应用。开展农业农村系统相关网络和业务系统IPv6改造工作。
11.推动IPv6与教育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开展教育信息化IPv6支持能力建设,推动IPv6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12.推动数字医疗健康和社会保障信息化IPv6应用。加快IPv6在远程医疗、医疗机构信息化、智慧养老、社会保障信息化等方面的部署应用。
13.推进交通水利数字化设施IPv6应用。将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纳入交通、水务信息化发展规划,在智慧交通、智慧水务等领域信息化项目建设、升级改造和相关研究工作中推进IPv6应用和升级改造。
14.推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化IPv6部署应用。开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相关网络和业务系统IPv6改造工作。
15.加快媒体行业IPv6融合应用。加强IPv6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融合应用,加快各级媒体、融媒体中心网络和应用支持IPv6访问,深化重点新闻网站IPv6升级改造,推动新型传播平台支持IPv6。
(五)加快政务应用改造
16.推动电子政务公共平台IPv6改造。推进市、区两级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实现基于政务外网部署的业务系统全部支持IPv6网络访问。推动新建政务网络及应用基础设施全面部署IPv6,探索开展政务网络及应用IPv6单栈化试点。
17.深化政府网站IPv6改造。推动政务服务门户网站功能优化升级,支持IPv6网络访问。持续推进党政机关门户网站集约建设。推动市、区两级政府网站、政务类移动客户端IPv6升级改造。加强对政府网站指导检查,确保IPv6支持要求落实到位。
(六)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18.推动商业互联网应用开展IPv6深度改造。全面推进互联网视频、游戏、资讯、社交、电商、生活服务、应用商店等大流量商业平台IPv6深度改造,提升互联网应用IPv6浓度,实现全业务全功能支持。
19.培育创新产业生态。整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探索建设IPv6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创新试验验证。
20.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基于IPv6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技术研究,开展“IPv6+”网络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推动IPv6技术融合创新。推进网络智能化、虚拟化、云化等关键技术融合应用创新突破,开展基于IPv6的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与应用示范,不断催生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
(七)强化安全保障能力
21.构筑IPv6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重点领域IPv6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指导做好与网络单元级别相适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强化相关企业网络安全保障,及时做好威胁处置。
22.提升新兴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IPv6环境下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安全技术、管理及机制研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加强专家咨询和技术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实施IPv6发展年度工作计划,压实工作责任,压茬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二)完善政策支持
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开展IPv6相关工作,强化政企联动、多方参与,加大技术研发、网络升级、应用推广、安全保障工作力度,实现技术、产业、网络、应用、安全协同推进。
(三)开展监测通报
完善IPv6部署应用监测通报制度,定期开展IPv6发展情况监测与通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难点痛点,强化技术指导和督促落实。
(四)推进试点建设
聚焦重点领域、优先方向和瓶颈问题,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重点部门、重点领域,探索开展IPv6场景部署和应用试点,形成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五)加强宣传推广
创新宣传形式,加大IPv6发展成果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的良好氛围。定期征集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优秀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