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二十大
|
脱贫攻坚天津作为
|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
两会时刻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
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天津市网信系统实施“六项重点工程”
|
网安法实施五年来
|
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天开高教科创园
|
2023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
|
网媒暖津
|
辟谣
|
约谈
|
生态文明
|
这是我的村
震前30秒电视里弹出预警信息?
预警不等于预报
唐山“7.12”地震发生后,有报道称:“地震前,京津居民收到预警信息!”
这种说法其实是误解。预警信息确实提前约30秒发出。但是并非“震前”,而是在“地震发生后”。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成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了12日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的5.1级地震,给唐山市提前3秒预警,给天津市提前33秒预警。但是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是对未来的地震提前发出警报,目前,准确地预报地震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而且短时间内难以取得突破。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地震预警的技术已成熟。
因此,近期看到任何“地震预报”或者“XX日XX点XXX会出现X级地震”的“提示”,请一律判为谣言,切勿轻信转发!
地震的发生令人猝不及防,科学避险方能远离伤、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