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和合共生
|
“津”今有味:津派文化的多元魅力
|
介就是天津
|
天工开物
|
“链”上天津
|
“津”非昔比
|
百面绘天津
|
鲁班工坊环游记
|
见行见效 津彩绽放
|
2025夏季达沃斯前瞻
|
节气里的大美天津
|
E起唱响我的歌
|
四海声评
|
天津网络法治时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
聚焦2025全国两会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天津网信系统实施“六项重点工程”
|
2025天津两会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2025上合组织峰会
|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天开高教科创园
|
网信普法
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发言人记者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于10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环境保护税法修正草案等。
2016年制定的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王翔表示,网络安全法施行以来,网络安全工作不断加强,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技术取得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违法行为仍屡有发生,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王翔介绍,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回应,采取“小切口”方式对法律责任制度进行修改。今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一审后,根据各方面意见,拟对修正草案作进一步完善。其中,修正草案拟增加一条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的框架性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加强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创新并加强人工智能安全监管,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此外,修正草案还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王翔介绍,在深入总结网络安全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完善了不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义务行为的法律责任,拟对部分违法行为处罚规定作进一步完善,同时,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强与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衔接。(科技日报记者:吴叶凡)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