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和合共生
|
“津”今有味:津派文化的多元魅力
|
介就是天津
|
天工开物
|
“链”上天津
|
“津”非昔比
|
百面绘天津
|
鲁班工坊环游记
|
见行见效 津彩绽放
|
2025夏季达沃斯前瞻
|
节气里的大美天津
|
四海声评
|
天津网络法治时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聚焦2025全国两会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天津网信系统实施“六项重点工程”
|
2025天津两会
|
2025上合组织峰会
|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天开高教科创园
|
网信普法
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
网络基础日益完备。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80%。通信杆塔资源与社会杆塔资源双向共享取得显著成效,目前90%以上的基站实现共建共享,5G基站单站址能耗相较于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5G技术产业在技术标准、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方面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轻量化5G核心网、定制化基站等实现商用部署。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新型终端成功研发。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超42%,持续保持全球领先。
赋能效应持续凸显。融合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5G应用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超2.9万个。5G应用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深入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1万个。
赋值效应更加显著。5G移动电话用户持续增长、5G流量消费快速提升,有效拓展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空间。截至2023年底,我国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