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播矩阵 > 委办局矩阵

推进智慧海关建设 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海关力量

津云   |  2023-06-25 17:15:47

为了让入境旅客感受到“零排队、零搬运、零等待”的通关体验,保障旅客便捷通关,提高口岸监管效率。天津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旅检”,利用“先期机检”模式,提前通过海关行李查验CT机进行查验。

海关行李查验CT机具有视觉识别、智能审图等技术,对超量物品、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毒品等各类违禁品都能够实现迅速识别。除了少数存疑行李需要进行人工开箱查验之外,其他旅客的托运行李无需再次进行查验,进一步节省了旅客搬运行李和等待的时间。据统计,今年1-4月入境人员通关平均时长缩短60%。

除了空港口岸通关外,在海港口岸,为助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天津海关立足东疆港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需求,构建“全景监控、主动管控、智能预警、协同处置”的口岸智慧管控系统,将海关监管嵌入港口正常生产经营中,以智慧海关监管模式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内外贸同船运输和沿海捎带等业务便利化,助力港口功能和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

自2022年4月以来,依托“智慧管控”系统,天津东疆港区开始全面启动内贸船舶作业试点改革,通过综合配置港口作业要素,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物流配套及产业集聚发展。截至目前,东疆港区累计作业内贸船舶超过1600艘次,箱量超过210万标箱。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挑战,也面临国内消费需求提升带来的科技创新加速的机遇。维护国门安全、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贸易结构优化、全面加快口岸现代化建设、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保稳定促提升、推动自由贸易协定落地见效、提高服务决策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创新引领和技术支撑。”中共海关总署党校第21期中青班学员马毅认为。

近年来,天津海关联合天津港集团,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引领智慧海关建设,先后开发了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口岸智慧管控系统,创新口岸通关作业模式,做到了非口岸查验货物进口“船边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装”,优化了海运口岸传统作业流程。项目应用后,进口货物作业环节由之前6个减少为3个,由原先的1天至2天最短缩减至1.5小时,对提升口岸通关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作为非传统安全领域全国首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之一,天津海关“天津市口岸非传统安全(NTS)风险防控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重点聚焦“口岸重大检疫风险防控”“口岸生态安全防控”“口岸核生化爆及口岸反恐”等三大方向,2022年研发的5G+辐射探测机器人率先在全国海关系统应用,实现集装箱的远程自动化辐射剂量探测,替代了传统的集装箱辐射探测的人工查验模式,在实现集装箱辐射剂量智能化查验的同时,有效保护了现场查验人员的健康安全。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智慧海关建设,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营造好创新生态。天津海关目前现有3个技术中心和1个保健中心。共规划建设了15个国家级检测重点实验室,9个区域性中心实验室,10个常规检测实验室。另有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约3.1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约5.88亿元。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鼓励科技人员踏下身子、耐住性子做科研,尤其是促进老同志发挥“传帮带”作用,给年轻同志创造环境、搭建平台,让其更多参与到科研交流和项目攻关中,促进其快速成长。

下一步,天津海关将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以智慧海关建设为发展目标,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以推进海关业务科技一体化为重点,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海关贡献。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