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播矩阵 > 区矩阵

社区有“芯”意 南市街:社区“智”变,写好“民生答卷”

和平区委网信办   |  2025-10-28 14:57:00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以来,和平区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治”支撑,按照《天津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提出的“五有”重点任务和“五优”建设目标,坚持减负与赋能同步发力,打造智慧社区,助力“品质和平”建设,让群众生活有“智”更有“质”。

即日起,“网信和平”开设“社区有‘芯’意”专栏,展示和平区智慧社区建设成果成效。本期,关注南市街智慧生活圈、智慧养老、商居直播等智慧社区建设的创新实践。

“有基础、有思路、有成果。”10月22日,和平区南市街大都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智慧社区试点建设现场评估正在进行。市委网信办相关处室、市委党校专家教授组成的评估组,在深入了解大都会社区智慧建设成果后,给出了“三有”的高度评价。

这不仅是对大都会社区试点工作的认可,也折射出南市街“智慧社区”建设新路径——从大都会社区智慧生活“三级跳”,到庆有西里社区智慧养老彰显“民生温度”,再到新文化花园社区商居直播凝聚“共治共享”合力,智慧成为服务群众的“好帮手”,社区治理更加“足智多谋”。

大都会社区位于和平区商业核心地段,涵盖5个物业小区、1个综合性商场与4个商业写字楼,服务着3309户家庭、超7900名常住人口。此前,11名专职网格员需应对数千人的服务需求,“民情信息收集不及时”“老年人数字服务鸿沟”“政策咨询分类处置效率偏低”三大难题,让社区治理痛点突出。

为打破这一困境,大都会社区以《天津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方案》为指引,秉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智慧治理、服务提质”核心理念,在和平区委网信办指导下,联动中国电信开启了智慧社区1.0到3.0的“三级跳”。

1.0版AI网格员系统率先破局,通过“科技赋能+人文关怀”双轮驱动,AI网格员能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群众诉求,进行归类分析、精准反馈,实现为民服务的便利化、精准化。

2.0版天翼智慧社区平台则搭建起“一屏统管”的治理中枢,七大功能全面覆盖社区管理需求——基础信息汇聚让“人房车企”数据一目了然,视频汇聚实现全天候监控,重点人员管理通过人脸比对精准预警,AI事件监控可自动识别电动车上楼、火灾险情等安全隐患,智慧党建、政民互动、小区慧眼模块不仅提供党务管理、宣传等系统应用,还提升了居民满意度。

3.0版智慧生活圈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800米-1000米的服务半径内,15分钟生活圈平台整合居家保修、政务咨询、投诉反馈等功能,智慧医疗平台联合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为居民提供在线问诊、医保购药到家、健康报告定制等全流程服务。

如今,这些工作已经初见成效。《AI+疏堵结合 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法成功入选天津市委社工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案例,天汇尚苑“无车小区”的创建更获得居民广泛认可。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感知”,智慧体系让这个复杂社区实现了“管理精细有度、服务随时有助”的治理目标。

如果说大都会社区的智慧治理展现了南市街的“科技精度”,那庆有西里社区的智慧养老服务则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

作为天津市“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庆有西里社区聚焦老年群体需求,以“智慧平台为核、实体服务为基”,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协同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在科技守护与人文关怀中安享晚年。

社区依托中国电信搭建的智慧云平台,是养老服务体系的“智慧大脑”。该平台集成服务、治理、经济创收、综合监管四大功能,通过AI系统实时分析数据,优化资源配置,更建立起一套精准的“安全预警机制”——针对失独、空巢独居、残疾等重点老年群体,结合遍布社区的摄像头与老人佩戴的电子设备可捕捉其活动动态,一旦系统报警,网格员接到指令后马上上门查看,确保老人安全。

为筑牢居家安全防线,社区为高龄、独居等特殊群体安装“居家卫士五件套”, 提供一键求助、可燃气体感知、烟雾感知、人体红外感知以及通话等五大服务功能,一旦发生危险,老人可通过一键报警按钮及时报警,平台立即对接有关部门实施应急救援,一年报警超过2万次,成为老年人眼中的“救命神器”。

“社区食堂的饭菜既便宜又可口,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以前我们为吃饭发愁,现在每天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在庆有西里社区的老人家食堂,李大爷端着刚打好的饭菜,脸上满是满足。

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同时,社区用“实体服务”温暖老人心。300平方米老人家食堂,可容纳80人就餐,除提供助餐、送餐服务外,还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延时服务,并叠加电动车轮胎充气、热水供应等便民功能。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配套健康管理、生活照护、家政服务、辅具租赁等服务,解决了老年人养老难的问题。社区还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入户义诊、助浴等“六助三服务”,全年累计服务超13500次。此外,社区压缩办公场所,将腾出空间用作老年大学与老年活动中心,让居委会变身“邻里会客厅”,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数智技术不仅能破解治理难题、守护老年群体,还能成为连接社区与商户的“纽带”。

“各位居民好,今天的‘银发课堂’我们教大家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每周二上午10点,南市街新文化花园社区九和商居联合服务中心的直播间准时开播,镜头前,既有化身“主播”的老人分享老物件故事,也有年轻志愿者讲解实用知识,评论区里居民互动不断。这个由社区商居联合会打造的直播间,正是南市街探索“商居共治”的创新成果。

作为南市街核心商圈的社区,新文化花园辖区内商户云集,如何让商户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是社区治理的关键。2024年,天津市第一家由社区社工发起的民非企业——“和平区九和商居联合服务中心”成立,社区以此为纽带,撬动63户共建单位资源,打造“政府主导、民非协同、居民参与”的三维治理体系,直播间便是这一体系的“鲜活载体”。 

针对不同群体,直播间推出“定制化”内容:面向老年人的“银龄星播客”,让老人分享养生、隔代教育经验,“银发课堂”邀请民警讲述防诈骗知识,帮助跨越数字鸿沟;面向中青年的“微光公益社”,由爱心妈妈手工编织助力公益,“生活管家”板块分享家居收纳、亲子教育等实用技巧;面向未成年人的“成长加油站”,通过线上画画、非遗直播、户外研学云直播普及知识,“心灵驿站”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心理辅导。

直播间不仅是服务平台,更是资源整合与文化传播的阵地。2024年,直播间累计开播50余次,吸引粉丝5000余名,浏览量达35万次。海棠节,书法家现场创作天津特色文创进行公益义卖;端午节,非遗小吃龙嘴大铜壶走进直播间,居民在线上线下共品茶汤、包粽子。直播间还为辖区商户提供品牌公益宣传渠道,推动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深度融合,实现服务居民与助力企业发展的双赢。

小小直播间,让居民、商户、社区拧成了一股绳。如今,直播间已成为传播天津文化、南市特色的阵地,更激活了社区治理的“一池春水”。 

从大都会社区的“智慧生活”,到庆有西里社区的“温情养老”,再到新文化花园社区的“商居互动”,南市街以党建为引领,以数智为支撑,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智慧社区既有“科技的精度”,更有“民生的温度”。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