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二十大
|
学“四史”
|
脱贫攻坚天津作为
|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
两会时刻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
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网安法实施五年来
|
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天开高教科创园
|
2023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
|
网媒暖津
|
辟谣
|
约谈
|
生态文明
|
这是我的村
围绕“深化金融司法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职能定位,2020年,河北区法院着眼于解决金融审判司法实践中的现实需要,通过应用数字金融一体化办案平台,成立全市首家互联网金融审判巡回法庭,推动案件集约智能高效办理,为金融业和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河北区法院打造智能法庭,针对当事人住地跨度大的特点,建成现代化智能法庭,配备4个在线调解室和3个互联网法庭,通过共享屏幕、语音识别等技术,当事人可足不出户解决纠纷。
针对调解员逐一联系当事人耗时耗力问题,河北区法院引入智能外呼系统,自动集中外呼,日均外呼量提升1倍,失联修复成功率达50%,极大提升调解工作效率。
针对案件批量集中特点,河北区法院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市高院办案系统对接,可实现200个案件批量立案、500个案件同时在线开庭,案件平均审理周期8天,审理效率提升67%。
河北区法院还搭建了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有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战略实施。为促进与金融机构规则协同,河北区法院将司法规则前置,指导金融机构在合同订立之初规范合同文本,从源头规范、引导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同时,开展与金融监管部门政策协同,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加强政策沟通和信息共享,协调金融风险预防和处置,促进行政执法与司法裁判尺度统一。此外,河北区法院推进与行业组织、高校资源协同,与市金融消费调解中心、律协、仲裁、高校法学院合作,引入各类调解资源,推动纠纷诉前化解,提高诉源治理水平。
据悉,自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成立以来,正式立案8989件、审结8914件、案件标的额9亿元,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不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