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期,“人民城市·画话天津”系列短视频在中国新闻网上线。该系列短视频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全景式呈现天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传承、城市更新、生态治理、产业焕新等维度的创新实践,展现天津如何以人文温度与科技锐度,书写新时代“城、人、产、文、绿”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
推开朱漆斑驳的门扉,展柜中的手稿已然泛黄。《少年中国说》的墨迹宛若惊雷,百年后依然能听见“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回响。
天津人知道,守护这座小楼,便是守护中国近代化的精神密码。
少年研学团诵读《饮冰室合集》,学术沙龙激荡智慧涟漪,梁启超纪念馆成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场。
暮色浸染窗棂,天津的建筑从未沉睡。
踏入青砖铺就的街巷,飞檐斗拱间流淌着百年光阴。古文化街自清末民初便扎根于海河之畔,青灰色的砖墙镌刻着漕运盛景的记忆,老字号招牌虽经岁月冲刷,却依然透着 “津门故里”的繁华底色。
古文化街的改造,让历经沧桑的建筑群在保留历史痕迹的同时,重获稳固的筋骨。舌尖上的老字号、热闹非凡的非遗展演,修缮一新的古文化街既保留着 “天津味、文化味、民俗味”的底色,又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
作为杨柳青年画的发源地,杨柳青古镇的每堵砖墙都浸染着彩墨的芬芳。对古镇的保护,是一场与历史的温柔对话。修缮团队按古法调配颜料复原褪色的壁画;保留原有构件的榫卯痕迹,让历史的温度得以延续。
“针灸式更新”让古镇“修旧如旧”,“沉睡的年画”创新为“活化的场景”。千年运河水流淌过焕新的青石板路,青砖黛瓦的院落讲述着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如今的杨柳青古镇,既保留着古朴韵味,又涌动着现代文明的活力。众多文化体验活动让“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焕发新韵;数字技术让杨柳青年画传统纹样跃入屏幕;行浸式运河剧场重现“帆动五省,货通九州”的漕运盛景;杨柳青古镇上演一场场穿越时空之旅。
从意式风情区到五大道,从古文化街到杨柳青古镇,一座座古建焕发生机,一场场演出带来新文旅体验,津派文化完成着华丽的传承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