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工作 > 脱贫攻坚天津作为

天津力量|天津援藏民生建设构筑昌都乡村振兴梦

天津扶贫支援   |  2020-05-25 15:23:00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使命,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民生改善的有效途径。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的本质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在天津援建的“藏东明珠”昌都,援藏干部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出实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贡觉县曾经是西藏自治区的深度贫困地区。天津援藏干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通过搬迁,帮助当地群众斩断“穷根”。在天津电视台《乡村振兴怎么干》节目中,昌都藏族群众和天津援藏干部一起,共同讲述了改善民生福祉、脱贫搬迁中那些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


拆破屋改新房 脱贫不落一户


昌都贡觉县群山连绵、谷深坡陡,自然灾害较多;土温低于气温,冬季漫长,年平均气温只有6.5摄氏度。从2019年七月,天津第九批援藏干部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大家就一直忙着一件大事:帮助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口——1.2万人,搬迁、脱贫。贡觉县下辖的哈加乡曲卡村是一个“土地挂在山坡上”的村落,有村民这样形容他们的住房:“房子四面墙,一面贴在山坡上,三面围在山坡旁。” 常年多发的地质灾害让这种依山而建的民房出现明显裂痕,达到危房等级。



虽然房子不适合继续居住,但是村民们依然不愿意离开村子。深入调查研究后,援建干部找到了原因。2019年,一条穿村而过的县级公路开始修建,骑马到牧场的时间,已经由原来的两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当地村民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放牧是他们最大的生计。即将修通的公路,让大伙看到了原地脱贫的盼头。家门口守着牧场,自然也就不愿离开了。既然交通有基础,村民也有愿望,天津援藏干部就要千方百计帮助村民群众原地拆老屋、盖新房。


乡亲们从危房里搬出来,住进当地民政部门发的帐篷里。可是入冬后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贡觉地区夜晚温度降到零下十度以下。天津援藏干部最牵挂的,就是还住在帐篷里的老百姓。为了让大家尽早住进暖和的新房,也为了让天津多方援建之力落到实处,援藏干部们多次连夜冒雪进山。



房屋质量要过关,村民搬迁不能耽搁。天津援藏干部主动担当,积极协调专业的检验人员,挨家挨户进行水电、房屋结构安全的检查。确保安全后,提前给村民发钥匙!为了迎接这一天,乡亲们换上了自己的民族服饰,迫不及待搬进了新居。按照大伙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曲卡新村每户房屋还建有一个阳光房,并在临街设计了商铺。


易地搬迁与原地脱贫相结合的模式,让昌都市贡觉县3055个贫困家庭,均成功脱贫。三年多来,在一批批天津援藏干部的接续奋斗下,贡觉县贫困发生率从41.79%,下降为0。2019年12月23日,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发布公告,批准昌都市贡觉县,退出贫困县。这也标志着,从1994年以来,党中央确定天津市对口援藏的昌都地区,全面脱贫摘帽。


摘帽不摘责任 帮扶不歇脚步


“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提出的要求和叮嘱。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也是一场必须真枪实弹、攻坚不止的硬仗。贫困县摘帽,是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并不是脱贫工作的终点,而是再出发的新起点。


昌都全面脱贫摘帽后,天津援藏“摘帽不摘责任”,抓紧制定天津援藏的“十四五”规划,推进深入的交流、交往,向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的目标迈进。天津援藏未来将通过以下举措巩固脱贫成果:


1、把保障住房工作和基础设施完善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在每个村配备卫生室、幼儿园等民生设施,全面实施“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加大产业发展和就业转移的力度,确保群众的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2、加强对贫困户的实时跟踪和动态的监测,探索用“保险”来保障扶贫的机制。对农牧民因自然灾害、突发疾病、家庭重大事故等可能返贫的,纳入到保险机制中,保障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3、健全、稳定与脱贫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包括计划内外的援藏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方面。这方面的投入只能提高,不能减少。


把天津思想、天津感情融入援藏事业


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天津援藏前方指挥部精准聚焦脱贫攻坚的短板和关键问题,特别是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将95%的援藏资金和项目都用在基层贫困地区的民生方面,在群众就医、教育等方面用心用力解决实际问题。



多年来,天津援藏为昌都带来了大量干部人才,包括援藏干部、教师、医生、技术专家等在内的人才队伍为当地脱贫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人才在做好当地工作的同时,通过“师带徒、传帮带”等方式,无私传授经验和技术,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力量,也更加深化了津昌各族干部群众的感情。在扎实做好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科学治理、改善民生“四步曲”中,天津援藏干部交出了“天津答卷”。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